冷战末期诞生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早已成为历史的眼泪。
然而,这艘搭载20枚P-700玄武岩反舰导弹、96枚S-300防空系统和6套卡什坦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巨舰,依然是军迷心中的暴力美学代表。
最近,美媒《防务快车》报道,俄罗斯塔斯社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已经在2024年12月进行了核反应堆启动测试。
这意味着纳西莫夫号的核反应堆已经准备好以最大功率运行。
老舰大修后海试时间往往非常短暂,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可能会在2025年重返俄海军作战序列。
那么,即将重返俄海军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性能如何呢?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三号舰,曾用名为加里宁号。
它于1986年4月25日下水,1988年12月30日入列苏联海军,并于1992年更名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由于经费匮乏,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长期停航。
直到2013年,俄罗斯决定全面翻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纳希莫夫号长250.1米,宽28.5米,吃水深度10.3米,满载排水量25860吨。
它以两套单机7万马力的KN-3型核反应堆为动力,最大航速可达32节。
现代化之前,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舰载武装包括20枚射程700公里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96枚S-300防空系统、两座SA-N-4黄蜂MA防空系统、6座卡什坦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一座AK-130型双联装130毫米舰炮、一座RBU-6000反潜深弹发射器、两座RBU-1000反潜深弹发射器和两座PTA-53型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服役之初,它是世界最强的军舰,性能遥遥领先。
然而,随着俄海军发展停滞,世界海军迅速进步。
为了保证俄海军的颜面,俄罗斯在2013年决定全面升级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原先的搜索雷达系统由MR-600日出二坐标搜索雷达和MR-700 Fregat-M军舰鸟三坐标搜索雷达组成。
在现代化升级中,主桅的MR-600雷达被升级为MR-650桦树菇/牛皮杆菌二坐标搜索雷达,后桅的MR-700 Fregat-M被升级为MP-750MA军舰鸟三坐标搜索雷达。
这些雷达系统的水平属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技术水平,虽然没有升级相控阵雷达,但改造效果仍然显著。
布置在垂发群两侧、后部上层建筑中部两侧和后部上层建筑后部两侧的六座卡什坦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被铠甲M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按照1:1的比例替换。
铠甲M与卡什坦一样,都搭载了两门AO-18K系列的6管30毫米速射炮和32枚防空导弹。
但铠甲M更轻、转速更快,且搭载了相控阵雷达,探测精度更高,探测距离更远,能够胜任拦截隐身导弹的任务。
它拥有16-24个火力通道,多目标拦截能力更强,配套的57E6M导弹最大射程为30公里,能更加从容地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还能以一弹四小弹的形式搭载超近程防空导弹以拦截无人机。
20枚花岗岩反舰导弹配套的20个SM-233 3K45反舰导弹发射器被更换为80单元的3S14重型通用垂直发射单元。
配套导弹从原先单一的射程500公里的P-700防空导弹调整为俱乐部系列反舰/巡航导弹、91RT反潜导弹、P-800缟玛瑙反舰导弹和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等武器。
单枚导弹的战斗部重量有所减少,但搭载导弹数量大幅增强,对陆打击能力更是得到了质变。
防空系统配套雷达从两台3R14波浪无源相控阵雷达升级为具体型号未知的单面旋转大尺寸相控阵雷达。
考虑到这面雷达的尺寸远远大于彼得大帝号、051C所装备的40N6E1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排除该雷达为40N6系列或者96L6系列雷达的可能。
结合体型判断,该雷达可能是S-400雷达系统配套的最大引导距离250公里的92N6型X波段无源相控雷达,或者最大探测距离600公里的91N6无源相控阵搜索雷达。
新型大尺寸雷达的上舰,势必会大幅增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防空能力。
考虑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能够安装一前一后两面大尺寸相控阵雷达,且S-400防空系统的性能相当强悍,有理由认为现代化升级之后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除了外观略显陈旧外,防空能力接近甚至超越伯克2A。
P-700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单元前方的SA-N-6垂发系统在现代化升级中是否选择保留垂发系统强化通用性,还是拆除原有垂发系统安装新型垂发暂且不得而知。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其他三舰在舰艏平台后部两侧以及直升机甲板两侧预留了设置2组4*8单元的SA-N-9匕首防空系统的空间。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此前并未启用直升机甲板两侧的预留升级空间。
如果启用了升级空间,纳希莫夫号至少能设置64单元的3K96通用垂直发射单元。
鉴于纳希莫夫号不缺远程防空导弹,如果搭载3K96的话,恐怕会塞满最大射程10公里的9M100近程防空导弹。
不过考虑到俄罗斯的改造经费相当拮据,大概率没有进行这项升级。
升级防空系统的同时,纳希莫夫号的舰尾声呐舱室开口也大幅缩小,可能是换装了22350型护卫舰同款的拖曳声呐。
除了上述升级,纳希莫夫号应当也同步升级了武器系统和雷达系统的后端,让现有武器能够搭载射程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后续型号。
改善了居住条件,提升了自动化水平。
整体而言,纳希莫夫号的改造幅度相当大,改造所带来的战力增幅也非常明显。
现代化升级之后的纳希莫夫号拥有了仅次于055、伯克3、052D、提康、伯克2、摩耶、爱宕、正祖大王的防空能力。
拥有80个3S-14重型通用垂直发射单元的纳希莫夫号具备极其强悍的反舰和对陆能力。
得益于大量重型通用垂发,纳希莫夫号能够拥有全球第一的对陆打击能力。
然而,反舰作战方面,由于远程反舰极度依赖体系作战,很显然俄罗斯的反舰体系不如中国,所以纳希莫夫号垂发虽多,但反舰能力不及055。
对于已经萎缩为一支绿水海军的俄海军而言,俄罗斯其实不需要库兹涅佐夫号、彼得大帝号或纳希莫夫号。
但不愿承认现实的俄海军需要一款能够撑起海军门楣的军舰。
为了俄罗斯海军的颜面,俄罗斯海军需要两艘大舰作为门口的石狮子,至于这两头石狮子到底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并不重要。
只要这款军舰的吨位足够大,足够暴力美学就可以了。
纳希莫夫号的现代化改造虽然耗资巨大,但在2025年的当下,完成一切现代化改造之后的纳希莫夫号依然显得有些过时。
俄罗斯用这笔资金去建造更多的22350型和护卫舰或许是更加经济的选择。
即使俄罗斯无法解决燃气轮机的问题,不能建造新的万吨级核动力巡洋舰,在纳希莫夫号需要开膛剖腹才能完成现代化升级之时,如此大幅度的升级已经显得得不偿失。
尽管如此,纳希莫夫号的归来仍然令人振奋。
它不仅是俄罗斯海军实力的象征,更是冷战时期军事技术辉煌的见证。
未来,这艘钢铁巨兽将继续在海上书写它的传奇,成为军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